以下是上海自考网整理的2018年自考劳动关系重点串讲资料(20),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
一、时代背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 垄断组织在各个部门陆续建立,并发展为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相融合的金融资本的统治。 政府不得不要求雇主方做出些让步,同时也要对劳动者的工作保障等方面加以管理。
二、科学管理理论
随着技术革命和流水线作业为基础的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劳动组织和现代管理体系,这就是 ▲ “泰勒制”。以提高生产率为目标,以科学管理方法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通过建立各种明确的规定、条例、标准,使一切科学化、制度化,是提高管理效能的关键。对管理时代产生深刻影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工人创造了更加合理的竞争环境;同时加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实际的隶属,使工人进一步附着在工作岗位上。
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
各国政府相继废除了禁止结社的法律,各国的工会组织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各国政府采取了所谓的“建设性”干预政策,力图建立稳定的劳资关系。
1871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工会法。
1904年,新西兰,出现了比较规范的集体合同法,集体谈判制度得到了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四、管理时代劳动关系的特点:
l.工会广泛建立,壮大并形成层次,工人力量不断增强。
2.资方或雇主通过改进管理,增加在工作中科学分析和对工人激励,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3.劳资矛盾目标无变化,但其激烈程度弱化,表现形式出现多元化,集体谈判制度得到确认。 4.政府政策变化,出台法律建立相应机构干预劳资关系。
第三节 冲突的制度化
一、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世界经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政府不得不直接干预经济。
这种对经济的干预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为主要代表。
1935,罗斯福美国政府《社会保障法》,标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制度向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转变。
二、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侧重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探求人们行为的规律,从中寻找管理员工的新方法和提高劳动效率的途径。在行为科学发展中,与组织中劳动者有关的三个最为重要
的方面是:工业心理学的出现、霍桑试验、社会系统理论。
(一)工业心理学的出现:“工业心理学之父”雨果?芒斯特博格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和工业效率》。 研究目标是:寻求如何使人们的智能与工作相匹配;在何种心理条件下,才能从工作中获得 最多最令人满意的产出;企业如何去影响工人,以便获得好结果。
(二)霍桑试验:1,1924-1932年间,美国人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所进行的一系列分析改变照明和其他一些条件对工人和生产率的影响的试验。
2,在试验中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士气、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满意关系(一种归属感),以及有效的管理等一系列社会因素。
3,其重要之处在于,把人当做社会的人,从而更多的考虑人的情感、心理和期望等。
(三)社会系统理论:代表人物是切斯特?巴纳德,他将管理工作纳入一个社会系统之中,并认为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在正式组织内尽力维护好一个协作系统。 三、劳动关系的制度化
各国依据新的管理理念,开展了“产业合理化运动”。是以工人参与企业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民主化运动。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三方性原则开始出现。三方合作的方式在当时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政府的主持和法律约束下,以集体方式处理劳资关系;二是雇主组织和工人(工会)组织共同参与劳动法的拟定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