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上海自考网整理的2018年4月自考农业生态基础考试试卷,《农业生态基础》是自考农学类的一个考试科目,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农业生态系统在环境方面的特点是( )
	 
	A.经人工改造
	 
	B.使用畜力
	 
	C.使用灌溉
	 
	D.使用机械
	 
	2.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一定是指( )
	 
	A.自养生物
	 
	B.异养生物
	 
	C.好氧生物
	 
	D.异氧生物
	 
	3.由植物到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的食物链属于( )
	 
	A.捕食食物链
	 
	B.腐食食物链
	 
	C.混合食物链
	 
	D.寄生食物链
	 
	4.在我国的全国综合农业区划中,滇南农业亚区属于的大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区
	 
	B.西南区
	 
	C.华南区
	 
	D.青藏区
	 
	5.在农区发展畜牧业,畜牧业的规模决定于( )
	 
	A.劳动力
	 
	B.土壤
	 
	C.气候
	 
	D.种植业规模
	 
	6.在下列作物间套种植时,明显起到作物之间对营养元素利用上互补的是( )
	 
	A.玉米和高梁
	 
	B.玉米和大豆
	 
	C.玉米和甘薯
	 
	D.玉米和马玲薯
	 
	7.温度、水分、土壤等条件都处于最适状态下的初级生产力为( )
	 
	A.光合生产力
	 
	B.光温生产力
	 
	C.气候生产力
	 
	D.土地生产力
	 
	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信息流是信息在信息网中不断被转换和传递中形成的
	 
	B.信息流主要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
	 
	C.信息流是农业生态系统中较次要的基本功能
	 
	D.信息传递主要在生物之间进行
	 
	9.氮的主要储存库是( )
	 
	A.大气库
	 
	B.土壤库
	 
	C.水体库
	 
	D.植物库
	 
	10.群落中物种的个体数量不一定最多,但决定着该群落的内部结构和特殊环境,是主要层次的优势种,这个物种称为( )
	 
	A.优势种
	 
	B.常见种
	 
	C.优势层片
	 
	D.建群种
	 
	1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稳定,不受环境的影响
	 
	B.生物群落既是一个结构单位,又是一个功能单位
	 
	C.生物群落对环境不产生大的影响
	 
	D.生物群落只是一个结构单位
	 
	12.表述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中,参数K( )
	 
	A.指种群的增长率,用总和生育率表示
	 
	B.指种群的增长率,用生物体的个数表示
	 
	C.指种群增长的极限,用该种生物的个体数表示
	 
	D.指种群增长的极限,用“面积×光能”表示
	 
	13.风播型种子在侵入条件比较一致的新环境时,最容易出现的种群分布格局是( )
	 
	A.均匀型
	 
	B.随机型
	 
	C.成群型
	 
	D.复群型
	 
	14.“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说的是( )
	 
	A.耐性定律
	 
	B.最小因子定律
	 
	C.十分之一定律
	 
	D.边际平衡原理
	 
	15.在农业生产上最理想,能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矛盾的土壤结构是( )
	 
	A.核状结构
	 
	B.团粒结构
	 
	C.片状结构
	 
	D.柱状结构
	 
	16.形成酸雾、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氟化物
	 
	D.二氧化氮
	 
	17.提高土壤自净能力,减少土壤污染的有效措施是( )
	 
	A.提高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
	 
	B.控制氮肥的施用,增施磷、钾肥
	 
	C.增施有机肥
	 
	D.撩荒休闲
	 
	18.在现代石油农业的发展中,单位农产品的能量消耗( )
	 
	A.越来越低
	 
	B.基本不变
	 
	C.越来越高
	 
	D.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小
	 
	19.利用轮作倒茬、秸杆粪便维持地力的农业为( )
	 
	A.有机农业
	 
	B.原始农业
	 
	C.立体农业
	 
	D.雨养农业
	 
	20.20世纪中叶,发展中国家农业产量和产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 )
	 
	A.良种、化肥和灌溉
	 
	B.机械化
	 
	C.农药、化肥
	 
	D.节水灌溉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农业生态学
	 
	27.农业生态系统
	 
	28.食物链加环
	 
	29.地质大循环
	 
	30.生态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31.以某一农牧生态系统为例,简述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功能类群及各类群在物质循环中起的作用。
	 
	32.简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结构内各业之间存在的基本关系。
	 
	33.简述捕食作用的意义。
	 
	34.如何计算分散度并用它来判断种群的分布格局?
	 
	35.简述保持农田养分循环平衡的途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试述发展次级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提高次级生产能力的途径。
	 
	37.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可将植物划分成哪三种不同的生态类型?各举一例,并说明它们的特点和在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