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上海自考网整理的2018年4月自考社会心理学(一)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其他学派相比,________更强调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自我实现才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 )
	 
	A.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
	 
	D.认知主义学派
	 
	2.态度与学习的机制是( )
	 
	A.联结、内化和模仿
	 
	B.联结、强化和认同
	 
	C.联结、强化和模仿
	 
	D.联结、内化和认同
	 
	3.在________,有两本以社会心理学为题的书出版:一本是麦独孤(McDougall)的《社会心理学绪论》,另一本是E.Ross的《社会心理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
	 
	A.1879年
	 
	B.1908年
	 
	C.1936年
	 
	D.1963年
	 
	4.在社会认知过程中,________与图式是最重要的心理现象。( )
	 
	A.综合
	 
	B.分类
	 
	C.比较
	 
	D.概括
	 
	5.相对而言,________是我们对他人形成整体印象时最常使用的模型。( )
	 
	A.加权平均模型
	 
	B.整体模型
	 
	C.平均模型
	 
	D.累加模型
	 
	6.总的来看,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不包括( )
	 
	A.文雅
	 
	B.温暖
	 
	C.能力
	 
	D.外表的吸引力
	 
	7.________是指我们对某一特殊个人的认知结构。( )
	 
	A.角色图式
	 
	B.个人图式
	 
	C.团体图式
	 
	D.自我图式
	 
	8.心理学家Baumeister(1995)等人认为,________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最广泛的社会动机。( )
	 
	A.归属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生理需要
	 
	9.Lasswell,Robsenz认为,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属于( )
	 
	A.好朋友式的爱情
	 
	B.实用式爱情
	 
	C.游戏式爱情
	 
	D.浪漫式爱情
	 
	10.个人所受来自他人的影响与他人的数量、他人的重要性以及他人与个体的________有关。( )
	 
	A.相似性
	 
	B.互补性
	 
	C.接近性
	 
	D.熟悉性
	 
	11.Fiedler的权变模式理论认为,领导的效果取决于( )
	 
	A.领导者的心情
	 
	B.情境因素
	 
	C.领导者的个人特质
	 
	D.领导者个人因素与情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12.双方将冲突作为需要双方共同来处理的问题,这种对待冲突的方式属于( )
	 
	A.妥协
	 
	B.顺应
	 
	C.合作
	 
	D.对峙
	 
	13.当人们的关系发展到________、产生互相依赖时,这种关系就称为亲密关系。( )
	 
	A.知晓
	 
	B.零接触
	 
	C.表面接触
	 
	D.共同关系
	 
	14.人们常常通过协商来解决人际冲突,有效协商的策略不包括( )
	 
	A.协商中最有利的最初立场
	 
	B.协商中怎样逃避
	 
	C.采用逐渐回报策略
	 
	D.协商中怎样让步
	 
	15.Kelman认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有三个不同的过程( )
	 
	A.服从——认同——内化
	 
	B.联结——强化——模仿
	 
	C.服从——认同——模仿
	 
	D.联结——强化——内化
	 
	16.“远亲不如近邻”体现了影响人际关系因素的( )
	 
	A.接近性
	 
	B.互补性
	 
	C.相似性
	 
	D.熟悉性
	 
	17.在Hovland态度说服模型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在某些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时比较有效
	 
	B.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越大,人们改变态度的可能性也越大
	 
	C.自尊心较弱的人易被说服
	 
	D.心情好的人易被说服
	 
	18.在解决现实中的人际冲突时,集体主义者更倾向于( )
	 
	A.求助于法律
	 
	B.用协商的方法
	 
	C.回避
	 
	D.控制对方
	 
	19.对个体来说,团体的心理功能主要体现在认同感、社会支持和( )
	 
	A.安全感
	 
	B.赞赏与鼓励
	 
	C.归属感
	 
	D.吸引力
	 
	20.离乡背井的人常会感到寂寞,这种寂寞是( )
	 
	A.情绪性寂寞
	 
	B.社会性寂寞
	 
	C.交往性寂寞
	 
	D.依恋性寂寞
	 
	21.爱情三角理论认为,完美的爱情是( )
	 
	A.激情+亲密
	 
	B.激情+承诺
	 
	C.激情+承诺+亲密
	 
	D.亲密+承诺
	 
	22.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引起去个体化现象的关键是( )
	 
	A.责任分担
	 
	B.匿名性
	 
	C.自我意识
	 
	D.激起
	 
	23.在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中,Berscheid的“匹配假设”概念是指( )
	 
	A.个人特质
	 
	B.相似性
	 
	C.互补性
	 
	D.熟悉性
	 
	24.我们常常根据________来推断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所以它是我们了解他人的最主要线索。( )
	 
	A.距离
	 
	B.身体姿势
	 
	C.情绪
	 
	D.目光接触
	 
	25.三维归因理论是由________创立出来的。( )
	 
	A.Kelly
	 
	B.Weiner
	 
	C.Heider
	 
	D.Jones
	 
	26.Hook认为在公平交换时,儿童比成人更常用( )
	 
	A.均等原则
	 
	B.各取所需原则
	 
	C.平等原则
	 
	D.等价交换原则
	 
	27.社会交换理论从酬赏与成本、结果评价、结果的协调和________等四个方面说明了人们在社会交换中的心理现象。( )
	 
	A.惟利是图
	 
	B.获得奖励、避免惩罚
	 
	C.公平交换
	 
	D.信任
	 
	28.________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与加工过程。( )
	 
	A.学习理论
	 
	B.诱因理论
	 
	C.认知理论
	 
	D.角色理论
	 
	29.美国人在进行自我描述的时候对自己的特质较为看重,而中国人在描述自我的时候则更多地谈到情境,这是指________在不同文化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
	 
	A.社会关系
	 
	B.孩子养育
	 
	C.人际沟通
	 
	D.自我概念
	 
	30.团体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一致性,这是________的作用。( )
	 
	A.团体凝聚力
	 
	B.团体领导者
	 
	C.团体沟通
	 
	D.团体规范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包括社会层面、________和________。( )( )
	 
	A.行为层面
	 
	B.心理层面
	 
	C.个人层面
	 
	D.生理层面
	 
	E.人际层面
	 
	2.Buss把自我知觉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 )
	 
	A.理想自我知觉
	 
	B.实际自我知觉
	 
	C.应该自我知觉
	 
	D.公众自我知觉
	 
	E.内在自我知觉
	 
	3.从社会影响的角度来看,Bales(1970)把领导分成两种类型:________的领导和________的领导。( )( )
	 
	A.任务型
	 
	B.特质型
	 
	C.关系型
	 
	D.改变型
	 
	E.社会情绪型
	 
	4.亲密关系的维持依赖于( )( )
	 
	A.双方平等
	 
	B.双方间常做抑郁式归因
	 
	C.双方间常做强化对方式的归因
	 
	D.双方间无沟通
	 
	E.双方间无嫉妒
	 
	5.从本质特征上讲,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 )
	 
	A.整体性
	 
	B.集中性
	 
	C.分析性
	 
	D.折衷性
	 
	E.发散性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陈述理由并加以改正。
	 
	1.挫折必然导致侵犯。( )
	 
	2.态度与行为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影响人类的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2.简述团体决策的几种方法。
	 
	3.简述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4.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联系实际,谈谈偏见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克服偏见。
	 
	2.联系工作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有效地克服社会懈怠。
	 
	3.试述社会认知对身心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