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上海自考练习题肯定是不能少的,
上海自考网小编这里就整理了上海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高练习题十六,大家可以参考练习,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单选题
	 
	1、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提出南下四川西康的是()
	 
	A、毛泽东
	 
	B、张国焘
	 
	C、徐向前
	 
	D.朱德
	 
	2、红军胜利结束长征实现了战略大转移的标志是( )
	 
	A、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于懋功
	 
	B、同红十五军团会师于吴起镇
	 
	C、红二、六军团合编为红方面军
	 
	D.红军三大主力会合
	 
	3、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达到成熟的时期是(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的政策是( )
	 
	A、大陆政策
	 
	B.中立政策
	 
	C、均衡政策
	 
	D、门户开放政策
	 
	5、1927年日本召开 “东方会议"”, 制定了( )
	 
	A、<对华政策纲领》
	 
	B、 《反共产国际协定》
	 
	C、 《昭和十二年度对华作战计划》
	 
	D、 《大陆政策》
	 
	6、日本实施的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皇姑屯事件
	 
	D、卢沟桥事变
	 
	7、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的借口是( )
	 
	A、诬蔑中国军队炸毁柳条湖铁路一段
	 
	B.士兵失踪
	 
	C、大山事件
	 
	D、保护侨民
	 
	8、日本制造的策动华北五省两市“防共自治运动”的事变是( )
	 
	A、 “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淞沪抗战
	 
	9、1932年 ,日本对东北人民实行殖民统治是通过( )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B、伪“满洲国”
	 
	C、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D、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10、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的是( )
	 
	A、十九路军抗战
	 
	B、卢沟桥抗战
	 
	C、华北事变
	 
	D.一二九运动
	 
	多选题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哪两个阶段?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旧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农民革命
	 
	12、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 )
	 
	A、合作社经济和国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3、中国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全国胜利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两种基本的矛盾是( )
	 
	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 )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5、”- 化三改"的重要内容是(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反映了历史的必然,这是因为( )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I业化的主要基础
	 
	B、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C、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D、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1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化私联营
	 
	18、以下属于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的是( )
	 
	A、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手工业生产互助组
	 
	19、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其中"四马”指( )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股金红利
	 
	20.《论 十大关系》中指出要正确处理经济关系,包括( )
	 
	A、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
	 
	B、沿海和内地两方面的建设积极性的关系
	 
	C、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D、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简答题
	 
	21.试述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2.试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参考答案:
	 
	单选题
	 
	1.B 2.D 3.B 4.A 5.A 6.A 7.B 8.B 9.B 10.D
	 
	多选题
	 
	11.AC 12.ABCD 13.BC 14.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BC 19.ABCD 20.ABCD
	 
	简答题
	 
	21.答: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进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它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人们的精神解放。
	 
	第五,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2.答:由于这场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仅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并把政权交给了同样是封建势力代表的袁世凯。
	 
	第二,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甚至压制人民的革命行动。正因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这个革命的根基就显得相当单薄。
	 
	第三,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同盟会的组织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 和稳定的领导核心。中共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辛亥革命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辛亥革命只推翻了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以上就是上海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高练习题十六的相关内容了,更多上海自考习题、复习资料等信息可以持续关注本站。